单相交流电流变送器可直接将被测主电路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4~20mA(转换直流1~5V至250Ω电阻或将DC2~10V转换为500Ω电阻)转换为恒流环路标准信号。
连续送到接收设备(计算机或显示仪器)。
电流变送器绝缘并与初级侧和次级侧隔离。
使用双线输出接线。
辅助工作电源+ 24V与输出信号线DC4~20mA共用。
它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频率响应宽,抗干扰能力强,国内前四种补偿措施和六种综合保护功能,双线端口具有很强的抗感应雷击能力,并具有雷击波和浪涌保护的优点。
特别适用于负载电流的智能监控系统,如发电机,电机,智能低压配电柜,空调,风扇,路灯等;电流变送器具有超低功耗,单个静态0.096W,满量程功耗为0.48W,输出电流内部将功耗限制在0.6W。
搜索结果1。
准确度:优于0.5%; 2.非线性失真:优于0.5%; 3.额定工作电压Vcc:+ 24V±20%,极限工作电压:≤35V;功耗:静态4mA,动态时等于回路电流,内部限制25mA + 10%;额定输入:5A ... 1KA(42规格); 6.穿孔芯孔直径:9,12,20,25,30mm;输出形式:双线DC 4~20mA;输出电流温度漂移系数:≤50ppm/°C;响应时间:≤100mS; 10.输入/输出绝缘隔离强度:AC3000V / 1min,1mA;输出负载电阻:RLmax≤(Vcc-10V)/ 20mA注:(1)标准Vcc = 24V时负载阻抗为700Ω; (2)RLmax =250Ω(1~5V电阻的转换)+两条传输线的总铜电阻。
12.输入过载保护:30次1min;输出过流限制保护:内部限制25mA + 10%;注:国际标准输出过流限制保护:内部限制25mA + 10%;双线端口瞬态感应雷电和浪涌电流TVS抑制保护能力:TVS抑制冲击功率35A / 20ms / 1.5KW;双线端口提供+ 24V电源反接保护;输出电流设定为长期短路保护限值;内部限制为25mA + 10%;
模块安装1:信号接近原理,分布式模块尽可能靠近信号源安装。
2:模块必须远离强干扰信号安装,如开关柜,逆变器等.3:模块必须固定在机柜内,不得移动或松动,电源模块必须安装在保温板。
外部规格1:通信线路:RS485通信线路必须使用双绞屏蔽线,屏蔽层严格接地,每条通信线路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并且线路头用于接入RS485。
光纤必须用软塑料套保护,每根光纤必须清晰标记。
2:信号线:信号线必须屏蔽。
护罩应严格接地。
信号线应尽可能短。
必须清楚地标记每条信号线。
3:电源接口和电源线:电源线必须通过线头连接到电源端子。
必须紧紧收紧。
电源端子必须紧紧拧紧在模块上。
4:RS485:RS485接口严格收紧通信线路,RS485接口必须紧紧拧紧模块。
5:信号端子:必须紧紧拧紧模块。
接线规范1:RS485通信线路和信号线路不应具有较强的电力。
如果你想将强电力放在同一个沟槽上,你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屏蔽电线槽,强弱电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2:当电线穿过金属板(管)的孔时,应在板(管)的孔上放置绝缘护套(出口环或出口套管)。
3:当导线弯曲时,过渡半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三倍。
线束在弯曲时也应满足此要求,并且平滑过渡。
4:将电线连接到端子,电气设备和插头和插座时,留有一定的电弧以便于断开和重新连接。
5:原则上,根据具体情况,电线连接应通过接头,压接,焊接,堵塞和缠绕等。
6:电线槽的安装应牢固,电线应用电缆扎带或线卡以适当的间隔可靠固定,以防止振动造成的损坏。
7:进出电缆管道和导管时,必须保护电线和电缆。
喷嘴应绝缘绝缘(油应耐油)或用绝缘材料包裹。
8:屏蔽应连接到机箱外部的专用接地母线或通过连接器外壳连接到机箱。
9:多芯电缆应具有10%或至少2个备用绝缘芯。
应在连接器中留下相应数量的备用触点。
10:线槽的出口边缘必须光滑,没有尖角和毛刺。